外贸社区
李晓峰
虹金所:七成白领吃不起20元午餐?

  5月22日,某著名招聘网站发布了《2018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报告一经出炉,就引发了几乎轩然大波,白领让人羡慕的工作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1.七成白领午餐不超过20元。报告显示,72.3%的白领午餐支出在20元以内,由于现在写字楼配有食堂的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或者超大型集团,这里说的20元一般情况来说就是普通人外出吃饭的主要花费,再加上21元-30元之间的有23%,这就直接意味着超过9成的白领午餐支出在30元以内,假设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例,30元之内的午餐根本称不上丰盛,只能说是勉强糊口而已,甚至有不少白领表示,要控制自己的饮食支出,超过20元的午餐就很可能超支了。

  

  2.租房是白领主要的生活方式。根据统计,45.1%的白领以租房为自己的生活状态,再加上11.8%的与父母合住,11.2%的公司宿舍,真正拥有自己住房(无论全款还是贷款)的白领只占所有人比例的28.7%,在这个里面真正全款买房的有钱人只有6.5%。北上广深等买房压力大的一线城市,租房群体更庞大,北京租房生活的白领占58.6%;上海为57.3%;深圳则高达68.8%。

  

  3.超过一半的白领要挤公交地铁上下班。在很多美剧中,开车上下班似乎是白领的一个标准生活方式,但是在中国55%的白领采用公共交通上下班,10.3%的骑自行车,8.8%的步行,真正开私家车的比例只有17.7%,在有车一族中,以高管和已婚人群为主,其中已婚有娃的白领占比较高。

  

  4.习惯性晚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调查显示,37.2%的白领“睡前习惯性刷手机看看微博、抖音等”。在被问及晚睡原因是,还有29.4%的白领选择“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习惯性晚睡”。

  

  5.绝大多数白领感到焦虑。在调查中,94.9%的白领有焦虑情绪,针对焦虑的具体来源调研显示,占比最高的选项简单概括就是“又穷又迷茫”。而最让白领焦虑的新闻类型则包括,“全国各城市平均薪资又来扎心了”(25.1%)、“00后已经开公司了”(16.2%)、“房租又要上涨了”(15.3%)、“95后都当妈了”(10.3%)。

  

  这些重点我们仔细归纳下来,我们发现吃不起20元午餐,租房、挤公交地铁上下班,超过9成感到焦虑,这些标签打到白领身上的时候,让人感到的是满纸辛酸泪,这届的白领怎么成了这样?

  

  中国白领究竟有多少人呢?我们查遍了所有的统计资料,都缺乏一个准确的官方统计,于是我们采信艾瑞咨询的一个调查报告,其认为中国白领的人数在1.5亿人左右,这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少数精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白领人数的激增,问题就已经出现了,这就是白领收入水平的下降,曾几何时作为脑力劳动者的白领无疑是收入水平较高层级的人,但是现在由于白领人数太多,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激增,让白领的收入水平出现了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还是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白领平均薪酬为7789元/月,这个薪酬如果扣除五险一金和税费的话,那么白领的平均薪酬大概也就在五千元左右。

  

  首先,以白领的收入,再对比一下中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前几天国际房地产顾问机构戴德梁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住宅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全国住宅新房销售均价达827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8.7%,全国住宅均价首破8000元大关。

  

  这么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即使采用最不精确的平均数指标,中国白领的月均收入也买不起一平方房子,但是中国人又是一个极为安土重迁的民族,所以,在房地产的刚需之下,白领的收入和住房需求的差距让白领直接背负了较为沉重的生活压力。

  

  其次,我们这个时代又是一个消费快速升级的时代,对于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来说可能其消费还是在一个较为基础的水平之上,但对于不少白领来说,星巴克、电影院这样的地方是其主要出没的场所,消费的升级让白领的收入和其消费需求差距也不断扩大。

  

  在房地产差距,消费收入差距,圈层鄙视链等三重作用之下,白领过的越来越焦虑,压力越来越大可谓是不言而喻,消费收入差距形成了贫穷的心理感受,圈层鄙视链形成了焦虑的感受,而直接房地产收入差距则形成了租房的实际需求,三者叠加最终让白领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