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社区
施淼波
梁实秋的家教

爸爸梁实秋对我之家教,总括说来,似乎采用的是道家方法——“无为而治”。爸爸不喜欢训话,和妈妈一样,主要是身教。但是不同的一点是爸爸善于辞令,居家过日子,也常常妙语如珠。看到社会上不顺眼之事,必用极文雅之词句破口大骂。他的口头禅是“无耻”。如果仍不能解忿,则骂“无耻之尤者”。所以,在我小小的心灵中,谁是无耻、谁是“无耻之尤者”,一本清账!这也是一种家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我辨是非,明礼义,知廉耻。如有“无耻”之徒上门,则为之取绰号为“李义廉”。爸爸对人品高尚的人则特别敬重,经常为我重复地讲义人逸事。既好听有趣,又生崇敬仰慕之忱。爸爸评人水准极高,所以,可作我行为楷模之人,为数极少。从正面看,我的道德水准应该很高,是好事。从反面看,道德水准太高了,连自己都做不到,不免自惭形秽,产生自卑。

我小时,爸爸给我讲过一则小故事。是哪个文明古国的先哲已记不清。那是无关紧要的,贵在故事本身。爸爸说:“从前有一个人,白天在街上打着灯笼走。别人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在找人。’”我年纪太小,不能充分了解。及长,阅人日多,才知其深奥的道理。

 

来源:11月13日《今晚报》
作者:梁文蔷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