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社区
李小明
从失效广告看奥运营销之二
选择一,专注于健康平衡的概念1:1:1,但可以与奥运运动项目挂钩,让健康平衡的概念以运动的形式再次深入人心。选择二,抓住金龙鱼是奥运食用油独家供应商进行放大,把这一荣誉转变为一个形象化的载体,聚焦“204个奥运代表团运动员专用健康食用油”这一核心概念,只要把这一点放大即可,没必要混上13亿人民。想想看,204个代表团住在奥运村,一同吃的金龙鱼,完全可以把金牌运动员特供的金龙鱼当然是品质最好的了传播出去。

    传播,最忌讳的是点到即止,而不是集中突破。

    再谈谈我们的海尔,作为北京奥运的赞助商,海尔进入21世纪后,其形象开始有老化的危险,相信海尔也已经意识到了,随着两年前海尔悄悄地把海尔标志改成了粉红色,海尔也开始了其彩色战略(从黑白色家电向彩色外壳家电转变),但是如何能够让海尔品牌形象从黑白形象提升到彩色呢?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消费者意识到海尔品牌的升级变化呢?单单改变标志是没用的,还要有产品支持,最关键的是要有品牌核心价值提升的支持。如果只是为了讨好女性消费者对颜色的好感,我想海尔不至于冒这个险。

    奥运应该是一次提升海尔品牌核心价值的最好机会,也是一次海尔国际品牌形象提升的最好机会,如何让国际国内的消费领略海尔变色后的品牌价值提升,我以海尔可以做得更好。这一次奥运营销海尔做得相对松散,有点为赞助奥运而赞助,为传播奥运而传播,缺少主题,至少没有表现出海尔全新品牌升级的状态,我相信海尔的完善准备,但临门一脚总有欠缺之感。

    联想的模式这里也就不说了,其实联想的表现与海尔差不多,但联想投入的赞助费用却比海尔多一倍。因为联想拿到的是全球奥运合作伙伴。

    我们再来看看伊利和蒙牛这一对老冤家,区别在于伊利是赞助商而蒙牛不是,但蒙牛的表现并不赖。

    整个2007年和2008上半年,伊利对奥运赞助的传播投入完全把蒙牛06年前超女带来的火力给压制住了,蒙牛开发出特仑舒,伊利推出了金典,蒙牛开发了冠益乳,伊利推出了舒化奶。但在奥运来临之时,伊利的赞助商身份表面上并没有为伊利带来了更好的优势,特别是郭晶晶、刘翔、易建联三大巨星的加盟也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为伊利的舒化奶与奥运的价值联结太散了。

    反观蒙牛,却是不紧不慢,正式推出“中国牛”的传播,恰好在节奏上暗合了蒙牛的三阶段规划论“蒙牛,中国牛,世界牛”。

    作为北京奥运的中国合作伙伴,最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中国移动在奥运期间主推的是“12580”奥运咨讯服务平台,不过作为一个新产品推出,12580在15秒里很难把功能解释清楚,使得很多消费者不知道12580到底是做什么的,再加上中国移动的背书品牌效应更为突出,给人的感觉12580是售后服务电话而已。但事实上12580是中国移动推出的全方位的资讯服务平台,这明显是冲着114号码百事通去的了。这应该算是中国移动借着08奥运进行的一次业务延伸吧。

    我们一直认为,奥运是品牌国际化营销的最佳平台。

    我一直看好的是北京奥运的中国合作伙伴,中国银行,虽然由于VISA的存在,让中国银行很受伤,但中国银行有很好的传播题材,第一,中国银行是第一家获准在美国设分行,也是第一个开始国际接触的国内银行;第二,在许多国外国人的眼里,中国银行就代表了中国的银行;第三,国际化是中国银行未来几年确立的最大的战略之一。从这些方面看,中国银行完全可以在传播上大有作为。但“中国银行,与你共享体育颠峰时刻”很难让人引起共鸣。

写评论